簡介
臺北都會區以往的單核心發展型態導致市中心區負荷過重,造成交通擁擠、都市功能衰退等現象,往郊區發展已成必然趨勢,「淡海新市鎮」自民國81年奉行政院指示執行開發,其目的係以提供較廉價住宅之居住功能為主,預期將引進30萬人口,以紓解臺北都會區都市成長壓力,解決臺北都會區住宅不足及房價飆漲等問題。淡海新市鎮優質住宅政策及區域發展,亦須配合規劃完善聯外交通運輸系統,方能吸引人口遷移轉入、人力及產業等民間資源共同投入。另淡水地區主要聯外道路為省道臺2線、臺2乙線及縣道101,常於平日尖峰及假日之時,道路服務水準降至E級,交通狀況極為壅塞。打造淡海新市鎮大眾運輸系統建設將是攸關淡海新市鎮未來發展及解決淡水地區交通擁擠之重點政策,行政院於102年2月25日核定淡海輕軌運輸系統建設計畫,包含綠山線(紅樹林站─崁頂站)、藍海線第一期(淡水漁人碼頭站─濱海沙崙站)、藍海線第二期(淡水站─淡水漁人碼頭站),獲得交通部及營建署新市鎮開發基金大力出資補助,並由本府擔任建設主管機關。